五常大米_五常稻花香大米_五常大米厂家-五常市雨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

首 页 >  新闻动态

副市长在京暗访取证险被打|五常大米艰难维权

发布时间:2021-11-09 10:00:00

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,即可免费收阅

“当时最坏的打算,就是从2楼办公室跳下去。”


近一个月后,当哈尔滨五常市副市长何广铭回忆起在北京批发市场的维权经历时,仍心有余悸。


今年11月27日,何广铭率领的五常大米维权小组在北京一个批发市场暗访时,经营户跟他们吵了起来。对方硬说自己卖的是真五常大米,甚至叫来社会人员将维权组一行堵在2楼办公室。


今年年底,他率领五常大米维权打假小组奔波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沈阳四地,来回8000多公里……


但在维权过程中,何广铭发现,要建立机制化的品牌运作体系,却面临产地鉴定、维权取证、市场转变等难题。

“五常大米香天下,天下大米乱五常”


“五常大米香天下,天下大米乱五常”。说的是五常大米享誉盛名,却也为盛名所累,常常成为假冒伪劣的对象。


今年市场上出现大量假冒、勾兑的五常大米,五常大米又面临一次信任危机。


不过这一次,即使不是第一次碰到消费者信任危机,五常大米之乡还是有点着急。


“五常大米的信任危机2010年也有过。”何广铭向澎湃新闻介绍,此前最大的一次危机是2010年 7月12日,媒体报道西安市场有企业用喷香精等方法仿冒五常大米。随后几周,“香精米”事件持续发酵,使得原本供不应求的五常大米一度出现滞销。


当时,五常市政府部门组织各个企业参加各种展会,每次展会都必带电饭锅现场蒸饭。作为以“香”为第一特点的五常大米,米香四溢,是赢回口碑无声的证明。


今年,在上海真新粮油批发市场,经销商曹老板叹着气对前去走访的五常市维权人员说,“今年客户就说五常大米不好,是勾兑的,买回去蒸了吃也没有以前香。”


听到这样的说法,何广铭倒也没有太惊讶。出发维权之前的11月18日至11月24日,维权小组一行在五常市当地做了一周调研,市场反应的情况,同样是今年五常大米没有以前香。


如果在往年,香味差一点,也许消费者并不会太注意。但是今年,因为消费者信任危机在先,接着又发现今年的五常大米确实没有以前香,下意识就容易让人怀疑:五常大米确实有问题,说不定真的全都是勾兑的。

今年五常大米不够香,并不是坏事


不过,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牟凤臣看来,今年五常大米不够香,并不是坏事。


对于水稻生长,存在开花、灌浆、结实三个主要阶段。在灌浆期,有效积温越高,水稻长得越快。


五常大米分两个品种。卖得较好也较香的,是稻花香2号。这一品种今年8月10日左右开花,一直到灌浆、结实,主要跨度为8月下旬到9月中旬。根据五常市当地气象局统计,这45天里,今年有效积温与去年同比共高出47.6摄氏度。


“有效积温高,水稻也就长得快,不管是在成熟度、营养饱和度还是产量上,都意味着更大的丰收。”牟凤臣解释道,“但是对于这一品种的香味而言,这45天,也是其香味富集积累的时候,香味属于易挥发物质,成熟得快,积温高,也就散失得越快。”


事实上,牟凤臣称,他自1996年到黑龙江从事水稻研究至今,今年是他所见五常大米收成最好的一年,也是其成熟度和口感等最高的一年。“但与之相对应的,出米后大米的香味确实就散发了很多,成为最不香的一年。这也算是水稻生长充分的一个负面影响。”

粮农的苦恼催生市长“痛下决心”维权


“今年五常稻子真的最好,但是价钱还没以前高。” 五常市志广乡东兴旺村石家屯种粮户王春雷从19岁开始种粮,现在已经10多年了。


按照王春雷的说法,五常稻花香一般到收割的时候,都有点瘪。但是今年稻子长得快,收下来的时候,都圆鼓鼓的。但是11月以后,别说价格上不去,还没有人愿意收。


去年,五常当地水稻收购价1.9-2.0元/斤,今年稻子好了,种植成本全都提高了,还只卖1.8元/斤。就算这样,米业公司还不愿收,说是大家都说五常大米勾兑,没人要。


王春雷们的苦恼接二连三传到五常市代市长宋泽刚耳朵里。“今年这个情况也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。”宋泽刚向澎湃新闻介绍,按照国家粮食政策,农民的米卖不掉,国家按保护价收购。今年国家保护收购价为1.55元/斤。但是五常大米种植成本就比其他米高得多,就算卖1.8元/斤,也只够勉强保本。


“不能让产业链末端的70万农民兄弟成为勾兑大米的最终受害者。”宋泽刚说。


11月18日,宋泽刚听完工作人员的汇报,紧急决定成立五常大米维权小组,全国打假。宋泽刚亲任组长,组员包括各分管质监、工商、食安办、宣传的副市长。11月20日,维权小组召开首次常务会议,讨论细节,主要议程有两个:一个是敲定目的地;另一个,确定维权内容。


敲定目的地很快达成一致:考虑到此次市场受损程度以及影响,维权目的地选择北京、上海、天津三个直辖市,外加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沈阳。既有市场代表性,也利于了解真实的产业发展情况。


也是在这次会议上,宋泽刚任命副市长何广铭带队,飞赴四地。


麻烦的是维权内容


理论上,维权组通过实地走访,摸清楚市场是否存在勾兑和假冒的情况,再联合当地工商等市场管理部门,该取缔取缔,该走司法途径走司法途径。


“但实际操作肯定要复杂得多。所以我给维权组的要求是:认真取证、依靠法律。”宋泽刚说,“这一次,我们痛下决心”。


在四地市场维权组遇到取证难等难题,有时还要冒着受围攻的危险,比如在北京的那次,好在当时事态没有继续恶化。维权组历经艰难,但也不虚此行。


12月11日上午,维权组将暗访到的7家有侵权嫌疑的商户详细反馈给上海市工商局。12月12日,工商部门执法人员、市场管理人员对部分粮油批发市场开展集中整顿,共下架涉嫌假冒“五常大米”500余公斤。目前正在对有关违法行为作进一步调查处理。


12月12日当天,维权组通过律师在天津起诉2家侵权商贩。


12月13日,维权组在沈阳起诉2家侵权商家,并向当地食药监局投诉2家。


维权困境:产地打假经验几乎零


“这一路走下来,我们发现,地理产地保护产品的维权在现实中几乎无经验可循。”何广铭告诉澎湃新闻,出发之前,他特意搜索过产地保护商标的侵权案例,结果一无所获。上海市相关管理部门也透露,事实上,产地保护产品维权非常难。一来很多产地保护产品,权利人是谁并不清晰,二来即使有权利人,现实中也遭遇举证难等一系列问题。前几年,江苏盱眙到上海维权,曾起诉一家商贩侵权,但最后因为难以取证,最终原告方撤诉。而在市场实践中,即使是管理部门,也曾遭遇“被反咬一口“的情况。


危机或成为契机


“这趟维权,走下来,应该说看到市场的情况比我们想象中好。”何广铭告诉澎湃新闻,出发之前,对于五常大米市场到底有多乱,他们并不是太了解。四座城市走访下来,他们发现,上海的市场管理相对做得最规范,而五常大米的勾兑现象,主要发生在中低端市场。


据悉,按照五常市政府目前的思路,在外省市维权结束后,当地将加强五常大米的行业规范。比如规范“五常大米”商标使用的授权,不是本土企业不允许使用“五常大米”商标,加强产销对接、产销互动等。“说不定,这一次危机,也会成为我们整合的契机。”何广铭说。


(整理自澎湃新闻)